Monday, October 6, 2008

三聚氰胺 zero tolerance

林思華

食物受三聚氰胺污染,很多人說應當對三聚氰胺「零容忍」(zero tolerance);不過有政府發言人就表示,食物中難以做到完全沒有三聚氰胺。慢着,上次孔雀石綠一役中,我們不是斬釘截鐵做到零容忍嗎?為何孔雀石綠能,三聚氰胺不能?

因為三聚氰胺不是孔雀石綠。筆者為此請教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陳恩強教授,他是該院「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」的主任。陳恩強認為,應該先為公眾釐清兩者在化驗工作上的分別。

三聚氰胺(melamine),造假材料之一;因為在食品中加入三聚氰胺,可以使食品在一些評測中呈現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,於是被不法之徒用作攙假(adulteration)之用。可是除了這種惡名遠播的「用途」外,三聚氰胺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化工原料。塑膠材料有三聚氰胺;殺蟲劑進入動物和植物體內後,有機會化為三聚氰胺;肥料中也可能有三聚氰胺,其在泥中不易化解,所以又可能被植物吸收。這些來自環境的污染,也有可能使成品殘留超微量的三聚氰胺,所以三聚氰胺的確很難零容忍……它們一直存在,只是含量上遠不及人為攙假那麼兇,亦未致於威脅人的健康。

孔雀石綠(malachite green)就不同了,孔雀石綠起初在養魚業中被用作殺菌劑,後來證實孔雀石綠對人體有害,而且殘留度高,所以已被全面禁用。再者和三聚氰胺不同的是,孔雀石綠除了用作殺菌劑,就再沒其他用途了,所以不可能有來自環境的污染——這意味着,如果任何魚類被驗出有孔雀石綠,那肯定是來自魚塘,是有人蓄意加入的,那當然不能容忍。

所以如果有人問,我們應該容忍食物製造商加入多少三聚氰胺或孔雀石綠?那答案當然兩者皆為「零容忍」。但如要直接以「零容忍」為化驗標準,那孔雀石綠絕對可以「零容忍」,可三聚氰胺就有難度了。

更重要的是,三聚氰胺的毒性不同於孔雀石綠。孔雀石綠已證實為致癌物質,三聚氰胺至今仍沒證據會致癌——所以仍有很多地區仍未禁止肥料含三聚氰胺的。只有長期攝取過量三聚氰胺,才會造成腎結石。嬰兒腎臟已經較小,遇着人為的大量攙假,再者嬰兒又以奶粉為主食,身體當然很快出事。所以在資源有限下,對奶粉大可特別嚴格要求「零容忍」;但對來自前述肥料等極微量的污染,就不妨想想「零容忍」的急切性有多大——不要忘記,人體是會自動排出三聚氰胺的,除非日日食、大量食,否則攝入的三聚氰胺應不會積聚體內。

其實「零容忍」這麼一個理想、絕對的概念,本來不是來自科學界,而是由「廟堂」中制訂政策的人提出來的。事實是,在技術上「零容忍」本身只能是相對的……化驗上「零容忍」中的「零」,只是指「少到現存方法驗不出來」的意思。但科技一直進步,三聚氰胺的化驗也愈來愈靈敏。內地有奶粉樣本的三聚氰胺含量達2500 ppm,但以現在的化驗技術,已可驗出低至0.05 ppm的三聚氰胺了,日後仍可能更低;所以今天是「零」的樣本,明天可能不是「零」了。

不過,就算不堅持化驗上的「零容忍」,也不代表我們縱容食物製造商攙假。一個可能的做法是,我們日後修例時,訂一個中間落墨的化驗標準,其水平剛可容納那些一時間難以避免的,但對人體基本沒威脅的環境污染,同時又足以排除所有出於自私的蓄意攙假。